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强国之基础和重大战略。高等教育,尤其农业、教育、艺术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积极响应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应服务乡村振兴之需求,应务实求真、创新机制,前移阵地、多做贡献。为落实翁铁慧副部长在2020年3月26日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视频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的精神,贯彻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核心这一基本遵循,根据教育部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指导工作部署(教发厅函〔2020〕3号)和研究生司专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辛贤就做好调研工作提出“农业教指委参与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意义重大;要整合多方力量,创新模式机制,推动长效发展。”工作目标定位和具体要求,全国农业教指委倡议并联合教育专业学位教指委、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和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平台组成调研组,于2020年6月8-12日赴云南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专题考察调研工作。全国农业教指委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健强,全国教育教指委委员、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李长吉,全国教育教指委秘书、北京师范大学副研究员翟东升,全国艺术教指委副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学位办主任宋慧文,全国青联委员、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党支书/理事长廖杞南,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美丽中国支教项目)招募总监胡忠伟以及全国农业教指委项目主管尼姣姣参加了此次调研工作。 云南大学专题调研座谈会
6月8日中午调研组一行到达昆明,下午即和云南大学共同组织召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考察调研座谈会。云南大学副校长赵琦华,研究生院副院长叶渊、副院长王熙,学校农业、教育、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依托的资源植物研究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叶渊主持。
赵琦华代表学校欢迎调研组到校调研考察,重点介绍了云南大学的历史和现状,报告了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发展的成就和建设规划,希望相关教指委和专家组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云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王熙从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招生规模、成效、问题和挑战等方面报告了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参会的相关学院负责人分别从农业、教育、艺术等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标准、实践导向、培养质量等情况,尤其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典型事例作了交流发言和研讨。李健强代表调研组介绍了此次专题调研背景、主要内容和后续工作设想,提出积极创新服务需求模式,强强联合和校地合作,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实践;积极推动研究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成为社会服务的技能,参与多种方式的“三支一扶”工作。李长吉、翟东升针对教育硕士、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做了政策解读。宋慧文介绍了艺术硕士教指委的重点工作。廖杞南和胡忠伟报告了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相关情况。调研组对云南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快速发展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表示将继续对云南大学专业学位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和助力推动发展。云南师范大学专题调研座谈会
6月9日上午,调研组一行来到云南师范大学调研。云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永文,副校长刘坚,校长助理乜勇以及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招生处、教育学部、美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以及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或学科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会。会议由刘坚主持。
蒋永文代表学校对调研工作组表示欢迎,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指出学校在课程改革、实践基地建设、案例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将继续加强建设。刘坚介绍了云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认为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创新培养人才新模式。他表示学校具备为基础教育培养专业教师的学科优势,助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学校责无旁贷。
研究生院副院长罗利佳从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现状、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汇报,从招生机制、培养模式、实践基地、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分析了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挑战。
李健强代表调研组肯定云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成效,介绍了本次考察调研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进一步结合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以发挥校地合作为桥梁、科技成果转化为载体、助力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深化综合改革,做出实效和特色。集中座谈会结束后,调研组分别和学校开展农业、教育、艺术三个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学院进行了对接培训和深入交流。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训会上,李健强听取了生命科学学院、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农业硕士培养情况,分析了农业硕士培养的改革进展,教指委近期大力推动的发展报告、核心课程指南、教材建设等重点重大工作,提出从适度扩大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紧扣服务需求设置专项培养、优化课程设置和加强基地建设、加速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进程、加大培养过程监管力度、积极发挥双导师作用,努力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农业专业人才。教育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培训会上,翟东升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领域拓展、前置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标准、队伍建设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讲解,并就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培养等政策进行了解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训会上,宋慧文听取了美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艺术硕士培养情况,重点介绍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了我国艺术学科学位教育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剖析了艺术硕士培养中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回答了师生提出的关于艺术硕士专业特性、实践能力培养、学位论文写作等相关问题。云南艺术学院专题调研座谈会
6月9日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云南艺术学院召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考察调研座谈会。云南艺术学院校长郭浩,副书记李从熙,副校长陈劲松,党院办、党委组织部、发展规划处、民族艺术研究院、学生处、科研处、研究生部等行政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陈劲松主持会议。
郭浩在致辞中介绍了云南艺术学院的建设发展历史与现状,近年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学科建设取得的成果,以及学校的建设发展规划等情况。研究生部副主任森文从全校学位授权点设置与建设、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成果等方面做了报告,重点介绍了学校在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方面完成的工作、成果和特色。调研组参观了学校实践育人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平台。宋慧文对云南艺术学院学科专业的内涵式发展、博士点建设以及第四轮学科评估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介绍了艺术教指委现阶段工作重点,并就第五轮学科评估、艺术博士专业学位论证申报等工作做了解读。李健强建议艺术硕士和农业硕士教育通力合作,打造创新特色,共同努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李长吉认为,教育与艺术同源,艺术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传播意识和肩负艺术教育的重任。翟东升建议学校在教育助力扶贫工作项目上进一步突出特色、凝练成果。胡忠伟介绍了美丽中国支教项目,致谢云南艺术学院在支教项目中学生表现优秀和做出贡献,提议在未来工作中加强联系与合作。云南农业大学专题调研座谈会
6月10日上午,调研组到云南农业大学召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考察调研座谈会。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赵乐静,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学院的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人,云南农业大学农业专业硕士培养相关学院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研究生处处长谢世清主持了会议。
赵乐静致欢迎词。他充分肯定全国农业、教育、艺术等专业教指委携手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挥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思考和专题调研工作,认为此举彰显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需求的基本遵循,定位准确,创新了工作机制。研究生处副处长邹丰才以“楷模精神托起田野希望,科技小院展示青春力量”为题,对云南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工作做了报告。调研组围绕专业学位的深化综合改革、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建设、水平评估、研究生支教、专业学位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路径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对云南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工作建议。第一,创新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不仅仅是科技的小院,还应该是文化小院、文明小院、希望小院、教育小院,农业和教育相互联系,深化创新,值得深入思考和不断实践;第二,服务特殊需求。在现有良好体系的基础上,关注和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向区域内相关职教领域师资力量的培养;第三,汇聚交叉领域。在美丽乡村建设关联的风景园林、艺术设计等领域人才培养中,探索农业专业学位和艺术专业学位教育携手合作,推动农、艺并举,创新育人。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调研
6月11日上午,调研组一行赴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调研,参观了老校址教育教学和实训场所,考察了在建中的新校址。副县长李梅出席调研座谈会,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党委书记陈斌和澜沧县教体局副局长许文燕、县职业高级中学校长金秀梅等相关负责人等参与调研。李梅全面系统介绍了澜沧县的教育现状和发展规划,许文燕侧重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挑战和需求做了分析;金秀梅围绕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等重点专业发展和学校新建扩大规模后面临师资方面的问题等提出了共建需求。调研组对澜沧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就未来新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合作,尤其专业学位教育和职教可能的手拉手合作、推动职高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对接等事项做了深入交流。
6月11日下午,调研组来到中国工程院建立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的院士专家小院,参加由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率领专家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云南省《林下中药材——三七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在发布会。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朱有勇院士出席发布会。调研组在发布会现场见证了脱贫攻坚实用技术院士专家指导班10个班级500多位澜沧各乡镇农民学员的结业仪式。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的专家小院,是全国农业教指委认定的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小院依托单位,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2019年5月24日为云南农业大学农业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基地授牌。
12日上午,调研组主动请求安排考察了当地的小学和幼儿园。东回镇中心小学刀永杰校长和东回镇班利村小学王保华校长全面介绍了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教学运行管理、师资队伍情况;东回镇班利村贝乐幼儿园园长李芳介绍了筹资在村上创办幼儿园的历程和挑战。调研组认为,努力尝试探索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确保师资队伍就位,是稳步发展边疆地区职高、中小学和幼儿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必由之路。科技和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使命光荣,任重道远。调研组对此次由农业教指委倡议、三个教指委联合启动的专题调研内容、考察单位和调研地点、过程对接与协调服务等充分认可,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农业、教育、艺术等多个教指委之间的深入合作,围绕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探索与美丽中国等有关教育基金平台携手,推进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包括支教在内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践。
调研所到之处,更多震撼、感动、敬意和深思。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教育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播使命在肩。
考察活动相关新闻链接1)云南大学新闻 http://www.grs.ynu.edu.cn/info/1050/3360.htm
2)云南师范大学新闻 https://www.ynnu.edu.cn/info/1099/22857.htm
3)云南艺术学院新闻 https://yjs.ynart.edu.cn/info/1092/1257.htm
4)云南农业大学新闻 https://yjs.ynau.edu.cn/info/1007/2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