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农村公共管理》

2011-05-26

分享:

《农村公共管理》

1、课程名称:农村公共管理    总学时:32学时 

2、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专为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的领域主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公共组织管理、农村公共战略管理、农村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社会事务管理、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农村公共财政管理以及农村公共管理的监督与绩效评估等角度出发,从不同的侧面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公共管理的组织架构、管理机制、管理目标、管理方式、管理任务、管理政策以及管理绩效等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深化农村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社会公共事业,完善农村公共财政服务等,构筑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平台。同时,关注中国农村公共管理中的现实问题,把学科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验证结合起来,针对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防范的措施和方法,还安排了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及课堂讨论,力图为解决当前农村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给出一定的参考借鉴。 

3、教学目的(教学所达到的目标或效果,对提高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起的作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对农村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更是处于探索过程中。本教材基于当前国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的时代背景,面向全国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吸收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瞄准农村地域特色,结合农村社会经济、传统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力图构建一个涵盖公共行政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在内的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1)研究内容涵盖农村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本教材超越了原有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就农民讲农民”的思维模式和认识层面,针对我国“三农”突出问题,赋予了农村公共管理更为全面、宽泛的内涵,既包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与进步,又包括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益社会事业建设、政治民主建设、文化生态建设、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等多个方面。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教材比较注重学科的应用性。通过运用基础理论知识,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公共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纠偏、防范的思路及方法。其目的是要培养和锻炼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力图反映农村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的新经验、新变化和新趋势。在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体系。该教材研究力图打破城乡二元地域结构,扭转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调整农村经济管理政策,进而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下一步的区域管理制度创新、公共体制改革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和相关的理论支撑。 

4、教学要求(是指对研究生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具体要求):要求对农村公共管理的概况和研究进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农村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公共管理的组织架构、管理机制、管理目标、管理方式、管理任务、管理政策以及管理绩效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并能在农村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合理有效地应用,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农村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新形势下的需要。   

5、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4学时)

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科的创立与沿革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科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四节 农村公共管理的兴起和发展

第五节 学习和掌握农村公共管理的意义 

第二章 农村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2学时)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第二节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章 农村公共组织概述(2学时)

第一节 农村公共组织的内涵及范围界定

第二节 农村公共组织的职责及主要特征

第三节 农村公共组织的类型划分

第四节 农村公共组织的结构框架及其设计原则

第五节 农村基层政府组织的职能、管理体制与组织框架

第六节 农村非政府组织

第七节 案例 

第四章 农村公共管理战略(2学时)

第一节 农村公共管理战略的内涵及重要性

第二节 农村公共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农村公共管理战略规划

第四节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战略的评价与改进

第五节 案例 

第五章 农村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4学时)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农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第四节 农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农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管理模式

第六节 农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变与趋势

第七节 案例 

第六章 农村基础设施与社会事务管理(2学时)

第一节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第二节 农村科技管理

第三节 农村公共教育管理第四节 农村公共文化与体育管理

第五节 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第六节 案例 

第七章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2学时)

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第三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概述

第四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

第六节 案例 

第八章 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2学时)

第一节 农村资源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 农村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节 农村环境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农村环境管理的内容及其基本职能

第五节 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政策

第六节 案例 

第九章 农村公共财政管理(4学时)

第一节 农村公共财政管理概述

第二节 农村公共预算管理制度

第三节 农村公共收入管理体制

第四节 农村公共支出管理体制

第五节 农村政府财务报告与财务审计

第六节 农村公共财政与农业项目管理

第七节 案例 

第十章   农村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4学时)

第一节 农村公共政策的含义及特点

第二节 农村公共政策的功能及类别

第三节 农村公共政策的系统构建及运行机制

第四节 农村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

第五节 农村公共政策的具体形式

第六节 案例 

第十一章 农村公共管理的监督和绩效评价(2学时)

第一节 农村公共管理监督的含义、特征和必要性

第二节 农村公共管理监督原则和监督体系

第三节 农村公共管理监督的程序及监管手段

第四节 农村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要素与评估方法

第五节 农村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第六节 案例 

第十二章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公共管理(2学时)

第一节 农村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管理

第二节 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

第三节 农村社会突发事件管理

第四节 案例 

6、考核方式:读书报告形式和平时成绩进行考核。 

7、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教 材:《农村公共管理》,蒲春玲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主要参考文献:1、《公共管理学》,王德高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52、《公共管理学》,庄序莹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3、《公共管理学》,汪玉凯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24、《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2版) 》,崔运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李坚编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4  陈德权6、《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徐双敏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7、《现代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温来成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8、《公共经济学》,陈树文,王大刚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89、《公共政策学》,朱崇实,陈振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10、《统筹城乡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与实证分析》,杨静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711、《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于水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12、《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新的机遇与挑战》,王洪春、汪雷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12 1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蒲春玲主编,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2-914、《土地管理学》,蒲春玲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12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路径》,蒲春玲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516、近期学术型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                                        

最新动态